醴陵:做好“三个三” 奏响“春耕曲”
发布日期:2023-03-14信息来源:醴陵市农业农村局
当前,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,醴陵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、精心组织、周密部署,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各项措施落实,实现了春耕生产的良好开局。
一、下好“三步棋”,强化工作责任担当。一是下好任务分解 先手棋。坚持党政同责、高位推动,制定《2023 年粮食生产十项制度》,将耕地保护、粮食生产纳入县级领导联系重点工作内容和绩效考核,自上而下传导压力,做到饭碗一起端、责任一起扛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完成耕地流转面积43 万亩,比去年增加1 万亩,落实早稻种植面积35 万亩、早稻集中育秧面积26 万亩。二是走好惠农政策关键棋。积极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,预计今年将整合资金 7000 万元以上全力支持春耕生产。对双季稻种植面 积在100 亩以上的种粮主体,按照“六优先”的方式给予政策扶持。 三是落好激励约束制胜棋。瞄准靶心、精准发力,建立粮食生产 押金制度,实行分类、分季、分段“三分法”模式,对各镇 (街道) 双季稻生产进行全面核查。坚持奖惩结合,树立了“好有奖励、差受惩戒”的鲜明导向。
智能化早稻集中育秧大棚
早稻大田翻耕
二、念好“三字经”,全力保障春耕生产。一是突出一个“早” 字。去年11 月,醴陵市就印发了《连栋钢架育秧大棚建设补助工作实施方案》,积极引导和发动育秧主体利用冬闲时间,加快建架育 秧大棚。截至目前,已新建连栋钢架育秧大棚46 座、面积 11.5 万平米,为今年早稻育秧打下了坚实基础。二是把握一个“足”字。在春节期间,全面开展农业生产大调研,深入市场了解农资供需情况,为做好春耕生产提供可靠依据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储备早稻种子1140 吨、农药300 吨、农业机具1 万台等农资,有效满足了全域春耕生产需求。三是做到一个“广”字。广泛宣传春耕备耕工作,累计出动粮食生产宣传车300 多台次、张贴标语5000 余张。2 月21 日,新华社对醴陵春耕生产工作进行专题报道,《湖南醴陵:抢建育秧大棚备春耕》一文浏览量超百万次;“醴陵三农”发布的《春耕记》系列视频点击播放量达20 万次。
宣传发动粮食生产
农资打假执法检查
三、打好“三大仗”,守牢粮食安全底线。一是打好耕地保护 “攻坚仗”。坚决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,以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,牢牢守住62.2 万亩耕地红线。对连续2 年抛荒且拒不耕种或未开展土地流转的承包地,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依规收回其土地经营权,持续巩固4.3 万亩耕地抛荒治理成果。全面推动“藏粮于地”战略落实落地,加快5. 17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,确保良田粮用。二是打 好示范创建“主动仗”。实行县镇村三级双季稻高产示范联创,确保全域打造双季稻高产万亩示范片2 个、千亩示范片3 个;每镇 打造300 亩以上示范点不少于1 个,每村打造100 亩以上示范点不少于1 个。三是打好农技服务“持久仗” 。 大力实施“藏粮于技” 战略,加强农业新技术应用和推广,举办在线业务培训12 期次,培训778 人次。推广优质粮油品种和节本高效栽培技术,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、主推技术到位率分别达100% 、98%。建立农技人员联系种粮大户服务制度,累计帮助解决问题3000 余个。
深入开展技术指导
油菜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现场培训会
责任编辑:市农业农村局